為了進一步摸清武漢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完善園林綠化指標體系、促進城市園林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曾于2008年在全市開展了園林綠化普查工作。經過9年的發展與建設,當時的數據已經不足以滿足現階段綠化管理、養護及設計的需要。武漢市政府于2013年11月27日在武漢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通過了《武漢市城市綠化條例》,以促進武漢市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彰顯山水園林特色。
為了積極配合武漢市城市綠化事業發展的新常態,武漢市江漢區園林局將園林綠化普查更新工作提上日程。結合以往的園林普查經驗,認真研究,制定了符合新形勢下的園林綠化普查工作計劃。
本次園林普查項目涉及普查區域面積28.48平方公里,對江漢區城市建成區轄區內的道路、小區、小游園、綠化隙地等綠地單元進行外業核對調查、測量,調查內容包括各綠地單元(包括花壇、行道樹等)的相關屬性、位置等基本情況,并對變化綠地單元進行綠地測量工作。項目工期為合同簽訂一個月內提交正式成果,在保質保量完成項目的前提下,凸顯了任務“重”的特點。
2017年10月,勘察公司接到任務委托后,結合已有的綠化測量經驗,仔細分析項目特點,充分考慮質量及工期要求,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方案及組織計劃。通過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不斷總結與摸索,逐步完善了武漢市江漢區園林綠化資源普查項目的管理架構,從項目管理模式上科學地推進綠化資源普查工作。
同時,以平臺為依托,結合已有平臺資源優勢,充分收集和利用江漢區范圍內現勢性強的已有1:2000地形圖、竣工圖等資料,完善了資料來源,豐富了資料的內容。這些參考資料的利用,在此次綠化資源普查工作范圍大、工期短的情況下,可為普查成果的準確性提供佐證,極大地縮短了內、外業校核的時間。
其次,充分利用已有的WHCORS、區域似大地水準面成果、程序開發等技術優勢,補充了項目的技術實施手段,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在保證成果質量的前提下,節約了時間成本。
江漢區園林綠化資源普查的順利收官,完善了新形勢下園林資源綠化工作的普查工序,加強了相關技術積累,培養了專業的技術隊伍。提供了從組織、施工到成果質量控制等一系列的項目經驗,形成了“以平臺為依托,以質量為導向”的工作原則,為勘察公司已中標的“漢陽區城市建成區綠地測量采購項目”等相關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指引。(測繪工程公司供稿)